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协同创新途径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协同创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4-10-06 14:37:33   来源:体育竞猜bob
  • 地方高校不同于国家部署高校,是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普通高等院校。地方高校办学历史短,积淀

  地方高校不同于国家部署高校,是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普通高等院校。地方高校办学历史短,积淀少,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更是没有部属高校所具备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但是地方高校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才教育培训、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集聚地,可以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那么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走协同创新之路已是必然。同时,协同创新又是推进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协同创新能够使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突显出特色,与重点高校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形成互补,面对企业、面对市场,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发挥优势,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协同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其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协同效应,是由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也就是在系统中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应和集体效应。(2)自组织原理,也就是系统会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结构。(3)伺服原理,即快变量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的行为。[2]由此能够得出启发,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要确定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各个主体,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互相产生作用,产生整体的效应或者集体效应。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走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在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促使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实质上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互助互补、协作配合的创新行为,是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协同创新。[3]目前有国内学者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有所研究,对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研究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模式有以下几种:(1)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作为中介对高校与企业的供求情况做统筹规划,组织研究生到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培养实践。(2)高校行业对接模式,即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高校根据公司或者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研究生输送到相关行业实践。(3)高校企业共赢模式,即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高校与相关企业协同发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4)高校之间协作模式,指通过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等的协同或者联合与相关公司进行协商并达成相关协议,建立起来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5)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模式,即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对自身办学资源进行整合,对某一个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形成的培养模式。[3]因而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对地方高校走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有指导性意义。

  国家的宏观政策是支持协同创新项目,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了协同创新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重视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在政治中心北京、江浙沪以及珠三角等发达的省份或者地区都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并且扶持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互助互利的共赢合作模式。但是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较晚并且力度不够,即使出现一些协同创新的项目,也会因为某些风险大或者后期投入不够而中断。

  企业能够扎根立足、发展壮大的问题大多在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然而有些企业并不愿意通过与科研创新的研发进行合作,毕竟与高校或者研究单位合作是投资大、风险高、回报缓慢的举措,所以宁愿购买已经研发出来的成熟的技术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这也轻易造成这些中小企业在求得平稳的同时发展缓慢、止步不前甚至是破产告终。但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这些中小企业,这种不求创新只求稳定的意识和行为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无法推进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项目,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方经济以及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那么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来发展本地特色经济,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另外,有一些企业不满足于当地高校的教育与研发能力,往往寻求更加高大上的开发团队来进行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合作,导致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无法与当地公司进行良好的合作,进而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要贯彻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的理念,学校提供一个完善的平台是首要条件,但是目前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研究教育还没有构建出一个支撑学校、企业和政府相互合作的平台:首先,缺失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是整个高等教育的不足,各行政组织和教学机构界限分明,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校内的协同创新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去实现。其次,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培养模式没有很明显的差别,教材单一趋同,课程教学模式也缺乏创新,导致了高校科研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4]最后,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历史短,积淀少,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没有部属高校所具备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没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更没有很有特色科研项目来吸引地方企业与之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

  其他社会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非政府组织,属于第三部门。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建立在公民主题意识之上的,在整体上缺乏自主自愿性,非政府性不突出,一些自愿性的科技社团经费过分依赖政府,产学研合作等促进组织发展的项目申请以及运行有着非常明显的行政化倾向,社会组织的活动被限制在体制内,缺乏独立性,政府没有建设一个让其自由发展、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当前地方高校协同创新还处于一个行政干预十分严重的局面,强大的行政力量使得社会组织缺乏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严重制约了社会系统内,各个组织的协同创新的发展。

  首先,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参与、协调组织以及管理的服务功能。政府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走协同创新道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关于协同创新的市场机制还不能够很好地是各个主体良好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协调组织和管理,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特色,制定并完善政策体系,搭建一个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健康的协同创新平台。同时,地方政府要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提供丰富的科研信息来带领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并提供优质的科研项目来推进协同创新的合作。另外,在地方政府要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对协同创新、合作联盟进行鼓励,加强宣传,加强执行力的建设,给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高校营造良好的互助互补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建立一个脱离政府、企业和高校的问责评价组织。第三方问责评价组织可当作一个中介结构,可以掌握协同创新中各个参与者的信息以及动态还有最终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报告,那么就可以推动系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能凝结行业内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地方高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内部不正当的竞争和违法乱纪的行为,起到了监督和督促的作用,也易于增进协同创新各个团体之间的相互信任。

  最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拓宽自身的视野,不能拘泥于眼前的利益,提高自身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自身的发展壮大,热情参加和政府、高校的协同创新项目,筛选契合实际又有利于发展的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共同担负起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

  首先,立足地方高校本质,构建特色的协同创新平台。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要主动适应地方企业的发展需求和特色经济建设,积极调整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单单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是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来培养特色型应用创新人才。

  其次,建设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地方高校要充分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拓宽社会关系脉络,增进高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同时,地方高校要建立疏导机制,设立组织协调机构,当地方高校与政府或者企业产生利益冲突时,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及时地化解矛盾,降低风险,了解问题的原因,掌握协同创新项目的进度,在第一时间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项目持续进行。

  最后,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中特色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要重点开设研究生选修的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以及学科的前沿性课程,为研究生的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设立一些的创新课题的讲座,聘请当地企业家为研究生做讲座进行一些研讨。设计地方高校研究生在协同创新中的实践环节。学位课程的实践尽量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进行,提高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增大研究生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另外,提供更多的机会让研究生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科技的研发,使其在理论上所学的知识能及时得到验证和完善,从而能够提升应用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首页bob)

联系人:张建国

手机:13127676008

电话:13127676008

邮箱:shkonghong@qq.com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路65弄11号1802室